您当前的位置:人民汽车网 > 要闻 > 路咖评:奇瑞的领克和WEY 和长城吉利都不一样

路咖评:奇瑞的领克和WEY 和长城吉利都不一样

2018-09-26 12:00:24 作者:路咖汽车浏览次数:1611  

随着巴黎车展的消息越来越近,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到了欧洲的土地上,奥迪、宝马、奔驰、PSA等等巨头纷纷砸下自己的新车,亮出肌肉。

既然说到欧洲的汽车市场,欧洲的车展,如今有一个中国品牌开始变得不能不提,联系到它在本土市场的境地,也许你不会想到,奇瑞汽车。

在过去的十多年里,奇瑞汽车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之一,也在2017年被欧洲所,原因是,它带着自己的新品牌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。

至于为什么要去法兰克福车展参展,如今,这个问题的答案,越来越多的浮出水面。

可以理解为再生的观致

观致汽车,奇瑞的子品牌之一,是中国车企最早开始冲击高端的战略,如今转手宝能,未来向新能源领域逐步推进。

转手宝能之后,奇瑞获得了资金储备,而同时,尽管观致不再作为重心,但奇瑞冲击高端的心思并没有熄灭。

之所以在开头提到欧洲,因为奇瑞最近在这片市场里开始有了新举动。它在欧洲成立了自己的首家工厂,在法兰克福附近设立了一个设计和开发中心。同时雇用了自己的第一批员工,奇瑞并没有将中国的团队带到欧洲,而是选择在欧洲雇佣当地的专家团队,其中一部人是从欧洲车企跳槽而来的。这个中心的重点工作是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与营销。

2017年,奇瑞在法兰克福车展亮相了自己的Exeed TX概念车,此次进军欧洲市场,目的就是让其产品在质量、设计和技术方面与欧洲领先的制造商竞争。

在2017年,奇瑞展出的Exeed TX概念车拥有油电混合动力、插电式混合动力、纯电动车型三种模式,根据最新规划,它的推出目前只保留了纯电动版本。

而在欧洲,它想要对标的车型,来自捷豹、梅赛德斯-奔驰、奥迪、宝马、特斯拉。

在新能源这个领域,奇瑞和众多成名已久的品牌在其本土进行对抗,需要更多的人才、更多的营销手段、更多的技术储备,以及大量的资金储备。

也许,这就不难解释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业绩尚可的奇瑞汽车,为何前不久选择,增资吸引新的大股东入股。

奇瑞的冲击高端之路和长城、吉利不一样

此前中国汽车冲击高端之路大概可以描绘为如下几种:

1. 造更大尺寸、配置更高的SUV,突破15万的价格门槛,比如广汽传祺GS8、上汽荣威RX8、长安CS95、哈弗的H8和H9。

2. 单独成立新品牌,比如吉利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领克,长城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WEY。各自的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,WEY选择的是自身技术储备+全球技术的融合,主打中国市场;

领克拥有沃尔沃的相关技术背书,大目标是推进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,如今实现了的是在中国市场中销售的还不错。

3. 长安在北京车展之前公布了企业的第三次创业战略,将推出主打新能源的中高端品牌,但目前信息甚少,只是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市场,长安可以利用长安铃木的现有渠道去推进自己的中高端品牌战略。

奇瑞的这种模式,则可以看做中国汽车品牌选择冲击高端的另一种办法,直接进入成熟汽车消费市场欧洲,同时在中国市场进行推进,两者之间互为补充。与领克不太相同的是,奇瑞选择自行消化、吸收、提升,而领克拥有沃尔沃的背书。当然,沃尔沃此前在世界领域也已经滑落至弱势地位。

根据奇瑞目前的官方描述来看,它的EXEED品牌会有如下特性:

1.按照全球标准开发,瞄准国内高端和国际主流市场,目标客户群是年龄在28-45岁之间。先在中国市场投放,欧美市场需要铺垫,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会将产品正式投向欧洲市场。

2.对于海外市场而言,显得更加陌生,目前的全球汽车行业,对于中国企业并不了解,中国的几百家品牌也很难让人分得清楚。

可能有人会觉得,如今在中国市场里并不够出色的奇瑞,为何有胆全球战略化推进。实际上,在2017年法兰克福奇瑞首次亮相时,欧洲媒体对其有着比较大的篇幅进行报道,可以作为上述疑问的答案。

此前,奇瑞的观致3,在E-NCAP中拿到过5星成绩,给欧洲主流媒体留下了好印象;

其次,在观致冲击高端的过程中去,奇瑞与超跑品牌柯尼塞格间有过发动机的技术合作,并且为奥地利的Austro Engine公司开发过一款高压共轨航空发动机;

再次,中国的车联网行业发展相比欧美市场,应用化程度更高,会吸引到海外消费者的目光。不过,这也同时会产生一个问题,也就是车联网应用中涉及安全、隐私的部分要如何通过审核。

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,奇瑞EXEED与领克依托沃尔沃进行开发不同,有着更强的自主研发能力,在建立欧洲研发中心之后,适应欧洲消费者的喜好。除此之外,欧洲媒体还认为,欧洲车企最大的劣势是成本高,而中国车企擅长“高质低价”。

写在最后:

随着欧洲工厂的建立和首批团队的组建,奇瑞EXEED离我们越来越近。仔细梳理其中的发展,奇瑞给出的是一种不同的模式。

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双线作战,依赖自身的技术储备实力。在中国市场会先行推出车型,瞄准更走量的市场,比如动力参数极强的1.6T车型主打传统燃油车市场,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主打如今兴起的新能源过度市场。

而在欧洲市场,将投放纯电动车型产品。

两线作战的优势自然是两者能够实现互补,通过应对不同市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短板,但要面临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。双线作战需要更多的技术储备、精力、资金储备,而奇瑞的下一步要怎么办,相信会从中国市场的高端化车型推出后,找出端倪。